第一階段整備設備的基本條件
自主保養第一階段展開步驟的活動主題是設備的清掃,即徹底對設備的基本條件作整備,為自主保養活動打下良好基礎。
所謂設備的基本條件整備,最主要是針對清掃、給油、鎖緊螺絲三要素作完整的維護,這三要素是造成設備故障、不良的主因。應進行的活動包括:
步驟1:初期清掃
基本概念:
(1)自主保養的初期清掃主要是去除長年累積在設備本體及周遭的垃圾、油污及切削屑物等,及對設備有潛在弊害的異物。
(2)在對設備基本條件整備過程中,若發現比較難進行的各項原因、問題點,應加以記錄并整理。
注意事項:
日本AISHIN精機工廠負責人說:“TPM的基本在5S”,若不能把5S做好,則TPM活動的進行將徒費心血。因此配合5S活動,把全公司徹徹底底地大掃除一番,有助于TPM活動的進行。而自主保養初期清掃在實施時,應注意事項有:
(1)主管一定要與全員共同討論清掃計劃,并親自參與清掃工作。
(2)實施前應對每個員工所負責的區域作完整分配。
(3)實施前應將所需的工具準備妥當。
(4)無論設備或事務柜等均應徹底掃除干凈。
(5)掃除過程須將特別臟及難以清掃的地方作記錄。
(6)對于不正常振動、松動、磨耗、偏心變形、異音、發熱、漏油等現象均應記錄下來,并在操作者能力范圍內加以修護。
(7)基于員工安全的考量,哪些處所由員工負責,哪些地方由專責單位或外包廠商負責,應有明確規劃。一般高度在二公尺以上者應委托專責單位或委托廠外專門機構處理。
(8)實施后必須由高級主管巡視確認,對實施完善者獎勵,而對不盡完善者,應給予指導并限期改善。
(9)各項問題點及對策方法均應照相,以比較改善前后的差異并作成教育資料。
主要工作:
(1)采取各個擊破的方式,擬訂清掃順序。所謂各個擊破,即是先從設備故障率高或由設備引發產品質量不良率高、人員傷害發生率高的場所著手進行清掃工作。
(2)清掃是極為辛苦且耗時的工作,因此必須不斷給予鼓舞,以增加其信心。
(3)清掃過程一定要把握任何異常點,并依場所考量,標上不同色別的記號,例如白色的由操作者自行改善,黃色由專責部門改善,紅色由外包廠協力完成,或者依安全、質量關系來區分亦可。
(4)清掃過程中對于下列事項一定要特別留意,即:灰塵、油污、飛屑、紙屑、漏水、漏氣、松脫的螺帽、管線的配置、需給油的處所、磨耗、偏心變形、異音、發熱、應點檢的場所。
(5)將上述各問題場所繪制圖片,加以標記。
初期清掃引申觀念:
清掃就是點檢,點檢是為了發現不良狀況,發現不良狀況即是有了改善的基礎。而初期清掃的目的與要求是,培養以目視觀察設備運轉問題點的能力。為能達到這個目的與要求,初期清掃不只是為了整備設備而清掃,尚有以下概念。
進階做法:
(1)清掃不是掃除,如果僅是將設備本體或其設備附件表面擦得光亮無比,卻沒有發現任何不正常的地方,只能稱為掃除。這個觀念就好比我們每天喝水的茶杯一樣,如果只是把茶杯外表擦干凈,而不理會茶杯內部是否清潔,仍然是無法放心喝水。
(2)如果在清掃過程中發現問題點,應該立即采取兩種行動:一為記錄問題點;一為可以立即改善的,應即刻修復并予以記錄。在自主保養的實施手法上,記錄問題點一般采用系標簽及海報揭示問題點兩種方式并行。
例如公司的公務車,由于使用者極多,如果某人開車時,發現剎車有問題,應在車上掛警告標簽,其他人看了這個標簽,開車時,就會特別小心,這是系標簽的用意之一。原則上一部機器若沒有掛上百張的標簽,便不能稱為徹底清掃。
至于標簽的顏色,最好能依緊急度區分,就我們日常生活習慣來講,以紅、黃、綠三種顏色區分較易被了解。例如質量、安全方面的問題,必須立即解決,因此,應以紅色標示較恰當。
問題點解決后,便可取下標簽,但重要的是,必須將解決方法詳加記載,以便作為教育之用,同時也是防止相同問題再次發生最根本有效的方法。
若仍有些問題無法立即處理,應擬訂改善計劃表,定期召集相關人員共同討論,這種由作業者和指導者共同參與改善的方式,是強化企業素質的最佳方法。
(3)當我們開始清掃設備時,一定會在機械設備本體內部及周圍,發現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例如垃圾、漏油、漏水、碎片屑等等,這些東西,有的可以立即判定可能引起故障或不良,有的則無法找出關連性,此時應另行開動機器,以下列步驟實施清掃:
①用眼睛看:有沒有搖晃、偏擺的情況。
②用鼻子聞:有沒有怪味道。
⑧用耳朵聽:有沒有怪聲音。
④用手摸:設備本身各部份有無異常的發熱狀況或異常振動等現象。
憑著身體感官,實際體會故障所在,慢慢地了解設備。久而久之,對于設備的關心程度將漸漸增加,以往不去觸碰的地方,也會想分解看看,如此一來,便能發現更多的問題。
以下是一般設備故障前常有的潛在問題現象,在清掃過程中,一定要詳加注意。
(4)清掃時,一定要把握下列重點:
徹底去除設備各個角落的污垢。
平時較少注意的地方,像機器側蓋、配電箱等,都要打開來察看。
也許清掃后又會馬上臟掉,但千萬不要灰心,一定要仔細觀察臟污的發生源,然后想出解決對策。
模范設備和生產線要優先貫徹執行。
清掃工作一定要全員動手參與,除非基于安全上的考慮,絕不能委托外界業者處理。
(5)點檢時,應把握下列五個要點:
①掃除污臟是否很容易?
②點檢是否很容易?
⑧給油是否很容易?
④正常運轉情況下,各種計量器的標準值是否已清楚標示?
⑤機器運轉時,有異常發熱的狀況嗎?
根據以上五個點檢,可以按照工廠性質,自行制作清掃點檢表。
(6)點檢后問題點的處理方法,原則上發生問題點,應盡可能自己解決問題,若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應與專責單位商討,而不是全部交給專責單位處理。為了順利解決對策點檢后所發生的問題點,除按上述原則進行問題點處理外尚要做到以下三點。
①為了順利解決問題,應找出本身所欠缺的技能,安排教育訓練,以培養解決問題的技術水準。
②管理、監督者應徹底了解自主保養診斷各個項目的內容,并給予作業者全力的協助指導,而非僅僅下命令。
根據經驗,若能采取分組小集團方式解決問題,效果較好。
(7)經由初期清掃,對于點檢所發現的問題點,必加以解決,不僅表現出清掃絕非只是去除污染源而已,更是要培養人員對設備運作問題點的改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