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是紡織企業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是構成企業生產力重要因素,它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抓好機器設備的管理,保證有完好的機器設備,并使機器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的運動狀態,對于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降低產品成本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想抓好設備管理,就要注重抓好下面這“八個三”。
一、在設備選擇上要注意“三個原則”
一是設備選擇是關系到企業發展的一項長期投資決策,設備選擇是否恰當、在長期內對企業的產品產量、質量、經濟效益等發生重大的影響。
二是企業選擇設備要根據企業生產技術的需要和未來發展的要求,按照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生產上適用的原則來選擇設備。
三是充分考慮設備的質保性、低耗性、生產性、安全性、耐用性、維修性、成套性、靈活性、環保性和經濟性等,才能確保設備投入生產后的經濟運行,為企業帶來較好的回報。
二、在設備管理機構上要構建“三級網絡”
抓好設備管理,關鍵在于領導重視、嚴抓善管、逐級管理負責,并把設備管理納入生產經營責任制中。
企業要結合自身實際,建立起以法人為核心的企業、車間、班組三級企業設備管理網絡,健全設備管理機構、明確職責、理順關系;配備適應生產要求的企業、車間、班組三級專兼職設備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形成個人對班組長負責、班組長對車間主任負責、車間主任對分管廠長(經理)負責,分管廠長(經理)對企業法人負責、企業法人負總責的動態設備管理體系,并將企業設備管理納入年度目標考核、月度結算兌現,企業設備管理的各項制度、事故臺帳、檢查考核記錄都要逐步完善。
三、在設備管理方式上要實行“三全管理”
現代的設備管理不同于傳統的設備管理,它是綜合性的,可以概括為設備的全面管理、全員管理和全程管理。
全面管理是指對設備的生產狀態、質量情況、技術標準、成本核算以及從組織和制度等方面進行綜合管理,它要求各級管理人員要經常檢查設備的工作狀況、各項技術性能的達標情況、分析設備的工作質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的指標,加強對設備磨損的成本核算、定期專人進行檢修、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等。
全員管理是指參與設備管理的人中必須更加廣泛,既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也要求其它部門如行管、生產、財務、后勤等共同參與管理行為、協調管理關系以提高設備使用的經濟效益,形成人人愛設備、人人關心維護各自崗位設備的良好氛圍。
全程管理是指對設備的管理要貫穿于從設備的研制、生產、購置、維修保養、更新改造到設備的報廢清理等全過程、實行全程管理可有效地保證設備的技術性能的正常工作,提高其使用壽命和利用率,做到經濟、安全、耐用。
四、在設備檢修維護上要實行“三嚴”
一是嚴格執行檢修計劃和檢修規程,有計劃、有準備地進行設備的檢查和維護,除對重點設備抓好平時計劃檢修和月度、年度檢修外,還要從檢修前抓好準備、編制設備大修項目費用的預算、做好物資上的充分準備。
二是嚴格把好備品備件質量關。對備品備件的購進、要貨比三家、擇優選購,做到同等價格比質量、同等質量比價格,同質同價、寧用國產不用進口,力求既保證質量,又經濟節約。
三是嚴格抓好檢修質量和技改檢修完工驗收關,對設備檢修和技改檢修實行定人、定時、定點、定質、定量,納入經濟責任制考核,確保檢修質量和技改質量。
五、在設備安全運行上要力求“三個堅持”
一是要堅持干部值班跟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記錄,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把設備隱患移交下一班,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杜絕人為的操作和設備事故的發生。
二是堅持持證上崗制度。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分期分批對維修技術人員、操作工人和設備管理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定期進行理論與操作技能現場考試,使操作者熟悉和掌握所用設備的性能、結構以及操作維護保養技術,達到三好(用好、管好、保養好設備),對于精密、復雜和關鍵設備要指定專人掌握、實行持證上崗。
三是堅持抓好“三紀”。安全、工藝、勞動紀律與設備安全運行管理緊密相聯。因此,必須堅持以狠抓三紀(安全、工藝、勞動)和節能降耗、文明衛生等現場管理為主要環節,做到溝見底(排污、排水溝)、現場地面無雜物、設備見本色,并持之以恒形成制度、形成習慣、形成一種風尚,使設備現場管理工作更加扎實。
六、在設備的保養上要實行“三級保養”
三級保養是指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日保)、一級保養(月保)和二級保養(年保)。
日常維護保養是操作工人每天的例行保養,內容主要包括班前后操作工人認真檢查、擦拭設備各個部位和注油保養,使設備經常保持潤滑清潔,班中設備發生故障,及時給予排除,并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
一級保養是以操作工人為主、維修工人為輔,對設備進行局部解體和檢查,一般可每月進行一次。
二級保養是以維修工人為主,操作工人參加,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修理,一般每年進行一次。
各企業在搞好三級保養的同時,還要積極做好預防維修保養工作。
七、在設備事故處理上要做到“三不放過”
企業要逐步健全各種設備管理制度,做到從制度實施、檢查、考核日清月結,把執行制度的好壞作為獎懲的重要條件。堅持對一般設備事故按“三不放過”的原則處理,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過。
八、在設備改造和更新上要注意“三個問題”
設備更新改造是設備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在設備更新改造中,一是要注意從企業的實際出發,從關鍵和薄弱環節入手量力而行。對設備更新改造應進行統籌規劃、分清輕重緩急,從關鍵和薄弱環節入手才能取得顯著的成效。例如:對產品質量影響很大的設備、對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很高的設備、生產能力中的薄弱環節、勞動條件差、對環境嚴重污染的設備等就應當優先進行更新改造。
二是注意設備更新與設備改造相結合。雖然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生產的設備同進去的同類設備相比,在技術上更加先進合理,但對現有設備同過去的同類具有投資小、時間短、收效快,對生產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強等獨特優點,因此,必須把設備更新與設備改造結合起來,才能加快技術進步的步伐、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三是注意設備改造與設備修理相結合。在設備修理特別是大修理時,根據設備在使作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生產的實際需要對設備作必要的改進,即進行改善性修理,則不僅可以恢復設備的性能和精度等,而且可以提高設備的現代化水平,大大節省工作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對設備進行改造時,應堅持科學的態度,盡可能地把設備修理與改造結合起來進行。